秦川锁钥,其山曰巴;水傍巨木,其名曰渠。“山水入农田”,良品出巴渠”,非惟人力,天赋使然。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红旗漫卷。党政扶持,万众一心向前!电商扶贫,赋能农民增收!
四月的巴渠大地,到处春意盎然。4月23日,达州市委市政府、通川区委区政府就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解决双创示范基地中“双创”市场主体持续稳定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达州市通川区创丰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四川天天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在碑庙镇万福村发展四季香椿种植基地700余亩,带动贫困农户169户。
防疫期间,天天想农业分别在达川区的赵家、马家、平摊、碑高、石板、亭子和大竹的石河、江水、双拱、二郎等地收购“香椿芽”,在帮助解决产品滞销问题的同时,又面临产品包装运输等的系列问题。于是,找到市(区)相关农业部门后,得到了大力扶持与帮助;同时,通川区创丰汇移出柴市步行街入口CFH创业园500平方米培训厅场地,用于天天想农业产品包装,并畅通了销售渠道,促成天天想农业公司线下收购“香椿芽”11万斤,线上销售55000余件,解决了150余户椿农滞销难题。
巴渠农业,点燃星火;科技创新,推波助澜!和时代之旋律,奏绿色之管璇。大胆探索,描绘新农村之愿景;勇于探索,铸就新时代之诗篇!达州人心胸天下,何惧那万道险关!倾力“六保”!春季“战贫”!我们在行动(二)下期见!